<ruby id="ttbtj"><dl id="ttbtj"><address id="ttbtj"></address></dl></ruby>
<strike id="ttbtj"></strike><span id="ttbtj"></span>
<strike id="ttbtj"><i id="ttbtj"></i></strike><span id="ttbtj"></span><span id="ttbtj"></span>
<span id="ttbtj"><dl id="ttbtj"></dl></span>
<strike id="ttbtj"><dl id="ttbtj"><del id="ttbtj"></del></dl></strike>
<strike id="ttbtj"></strike>
<strike id="ttbtj"><dl id="ttbtj"><del id="ttbtj"></del></dl></strike>
<span id="ttbtj"><dl id="ttbtj"><ruby id="ttbtj"></ruby></dl></span>
<span id="ttbtj"><dl id="ttbtj"></dl></span>
<strike id="ttbtj"><dl id="ttbtj"></dl></strike>
<th id="ttbtj"></th>
<strike id="ttbtj"></strike><span id="ttbtj"><dl id="ttbtj"></dl></span>
<strike id="ttbtj"><dl id="ttbtj"></dl></strike>
<span id="ttbtj"><noframes id="ttbtj">
當前位置:首頁>原創基地>作品展示
您,支持我成長!  作者:wangqy

(人氣:59571  發表日期:2021年04月21日 15:46:11)



今天,偉大的父親離開我們整整一年七個月了。今天翻到父親離世前半年寫給甘肅日報的文章,謹以此文追憶我最敬愛的父親大人,您的文章多一人看就多了一份情誼,我相信您能看得到,您永遠活在兒女心中! 您永遠活在每一位記得您的人們心中!

引子:最近,黃國平博士的論文中的致謝信引發了重大關注,雖然我們沒有經歷過他的苦難,但是我讀完就想到了父親的不易,聽父親以前說起小時后住在農村,好像還在山洼洼里,爺爺癱瘓在床,剛滿12歲的父親就幫奶奶扶犁耕地,因為家庭原因所迫,父親沒有機會讀高中,止步于初中畢業,但是1978年父親以初中生的身份參加社科院研究生考試并取得復試資格,當時在我們小縣城很有名氣。1978年父親拿著80元來北京,很榮幸的成為了第一批瞻仰毛主席儀容的青年才??!

我父母今天的偉大事業算是圓滿了,培養了5個子女,都已在北京安居樂業,雖然算不上個頂個的優秀,但至少大舅算是人中龍鳳了,96年高考是我們區的理科狀元,對我們弟弟妹妹們也是莫大的鼓勵,小舅05年高考642分一個志愿就來到了人民大學,最后也是以人大的博士完結了學校的學習生涯;也就是05年的時候父母跟小弟一起來了北京,我們一大家愉快的生活在了一起。誰知父親在北京安度晚年不到15年就走了,真是天妒奇才!我想借助咱們觀網寄托我的哀思,悼念我親愛的父親,兒女們永遠愛您!以下是父親寫的原文,感謝你的閱讀!感恩你的悼念!



您,支持我成長

——我與《甘肅日報》



1962年,我從榆中五中初中畢業,因為父母年事已高,體弱多病,限于家庭經濟條件的捉襟見肘,不得不辜負師長們的期望,沒有參加上一級學校的選拔考試,就直接回到了家里,接受時代賦予的那一份責任(無論上山下鄉的,還是回鄉的,都做出了艱辛的努力),開始在農村參加豐富的集體勞動生活。那個年齡段,一顆心正充滿勃發朝氣和躍躍欲試的力量,不僅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生產隊里分配的任務,而且還盡力利用業余時間尋求一切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方式。一個剛過十八歲的人,正是“熱情有余理智不足”,方方面面需要在社會實踐中見識、學習的時候。您們領導和組織的“知識青年在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討論,使自己的思想有很大的升華,增加了向前的力量,端正了生活的方向:舉手投足,都是在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貢獻力量。直到今天,我們還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懲貪治腐,打虎拍蠅,橫掃黑惡,扶貧攻堅,那么,在前三十年間進行的革命和建設中的積極探索,其復雜繁難就更毋庸諱言,因此也更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大約1964年春末,您們曾寄給我一元內參稿費,到5月26日,在一版《及早動手,防洪防雹》的欄目中刊發了我寫的關于榆中縣新營公社抓好防雹工作的消息。從此后,每月給我寄《編讀往來》(以后改成《工農兵通訊員》),使身處偏鄉一隅的我,能及時學習,更是在不斷提高自己。因為所處具體環境的復雜性,雖說見報不多,但由此產生的作用與力量是很大的。1968年5月25日有一篇關于新營公社抓革命促生產的報道(未署名),1972年8月27日,在《春風》文藝副刊上發表了一首小詩《送鐮》,“紅旗招我過大坡,挑起扁擔一路歌”,這也是自己不斷打拼的寫照。當您們寄給我《通訊員登記表》時,在隊社兩級連一個公章都不給加蓋的情況下,自己的行為要是不貞守法紀,稍涉邪路,豈不早就被剝奪了公民權!當然,最終的實事是,生產隊長變質成了全公社102個生產隊唯一的貪污盜竊分子;有一個國家干部雖經黨教育多年,最后卻因貪污扶貧款被雙開判刑。如果這樣的人對我拍手稱贊,處處支持的話,那我還能順順利利地走到今天?盡管這樣,一段時間內的壓力還是蠻大的,1973 年冬季,我只好主動停止了同貴報的聯系。

1975年,我遷居民樂縣。到1978年,為檢驗自己的努力到底提高到什么程度,于是報名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考試。實際是,到一個新地方,人生地不熟,單己獨戶,一切都得從頭再來,最初想著“試一試”,讓當地的組織對自己有所了解。沒想到能和那些名牌大學1965年以前畢業的高材生們(如后來任社科院副院長的陳佳貴,就是1964年中國人民大學的畢業生)爭到一條線上。這是一次叫花子與龍王的比賽,但能取得復試資格,對自己卻是極大的鼓勵與肯定,最后錄取半數,淘汰的也絕不止我一個人。

因為這次復試,在民樂縣的影響非常好,有朋友和熟人讓我幫著整理寶卷。他們找來的《楊金花奪印》、《二度梅》、《丁郎尋父》、《白玉樓》四本卷,都是手抄本。經過通觀,從大的方面看,這是一份中華文化久潛民間的瑰寶,在過去文化薄弱的情況下,人們能花如此心血,認真抄寫,足見對它的熱愛與需要。如今朋友們要我整理,意在補正其中的不足,我當然得盡力而為。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打磨,將這四本卷整理出來,友人試讀,挺滿意,覺得比原卷精粹。1981年,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向全省征集民間文化稿件,我將《楊金花奪印寶卷》寄去,后被轉到蘭州大學中文系研究員段平老師的手里。他看中這一作品,和我書信來往交流,商定出版《河西寶卷選》。1988年,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這本由鐘敬文教授題簽,我國解放后出版的第一個寶卷選本。隨后到1992和1994年,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又相繼出版了《河西寶卷選》(上下冊)和《河西寶卷續選》(上中下冊),為河西寶卷進入國家非遺做了最早的準備。1991年8月紅旗出版社出版的《西部風情與多民族色彩——甘肅文學四十年》對蘭大版《河西寶卷選》的評價是:“這些寶卷語言流暢清新,情節曲折起伏,想象豐富奇特,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保ㄔ摃鴓379)也因此,我被吸收為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俗文學學會會員。

在民樂縣生活,也就繼續為民樂的建設鼓與呼。在1998年5月8日《甘肅日報》第一版中心位置上,以《雪山圣水映七彩虹霓  青枝綠葉蕩八面來風》為題,報道了民樂縣城當時發展的嶄新面貌。此前和此后,在“消息集納”、“隴上一葉”、“精神文明贊”、“隴上風情”欄目中,有好幾篇短文見報。1985年1月28日《報道要真實》,是為維護黨報威信的。由于在您們指教下不斷地鍛煉提高,在《絲綢之路》、《曲藝講壇》(天津)、《甘肅工人報》、《甘肅旅游》、《甘肅稅務報》上都有習作刊用,尤其在《甘肅工商報》上,對民樂縣非公經濟發展中涌現的先進事例,給予及時報道,鼓舞了工商干部和個體戶的工作信心。甘報老工作者裴廣鐸先生所作的三幅插圖更使這些消息生色。

由自己完成的《河西寶卷集粹》于2010年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天韻擷粹》于2017年經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能于挈婦將雛覓食之余寫作,一方面是不負初心,一方面也是給孩子們做榜樣,好在兩個男孩都已學業有成,博士畢業。通過努力,已經給甘肅省教育界捐助百萬余元,鼓勵后秀向學。在您們的支持、幫助與引導下,我從一個普通人,能鍥而不舍地為中華文化寫出了百余萬字可以供時人與后學借鑒的資料,教育子女們更勤勤懇懇地為國家出力,為家鄉助益。幸矣。

衷心地謝謝您們。



王學斌(現寓居北京)2019年3月敬上





附注說明:《河西寶卷集粹》和《天韻擷粹》在榆中圖書館有贈書。您們不嫌棄,來電話指示,我也可以寄贈。
網友評論-------------------------------------------------------------------
  河西寶卷 愛思考就是好同志 2022/07/29 10:23
  赤子之心,精誠以文,佩服老先生!(空) 夢瑾 2022/07/08 08:34

發表評論關閉窗口
聲明:該作品版權歸 wangqy 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該作品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無關。
該作品如果涉嫌抄襲等所引起的法律糾紛由作者負責。

版權所有 回龍觀社區網 Copyright© 2000-2024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区三区